《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赵建平:与病毒战斗到底

 
来源:中华危重症医学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1
 
每天穿梭于专家组会议、会诊、隔离病房间,赵建平和过去3个月的每一天一样,不敢放松分毫。他说:“越是难的病例越是要用心。在担任全省专家组组长前,我首先是一位医生。” 4月4日上午10时整,湖北武汉江汉关大楼的钟声准时敲响,行驶在武汉长江大桥上的车辆全部停车鸣笛,防空警报响彻黄鹤楼、长江码头、汉口街角……3分钟默哀,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的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深切哀悼。 此刻,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专家组组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赵建平也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微微低下了头。 当日,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疫情显示,湖北重症病例303例,其中武汉300例。与最高峰的万例相比,这一数字已经一降再降。然而,千方百计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仍是当前阶段性战疫的关键。 对此,赵建平不敢放松分毫,继续穿梭于专家组会议、会诊、隔离病房间,和过去3个月的每一天一样。当下,驰援湖北的医疗队陆续回家,赵建平和武汉的医务工作者们慎终如始地坚守在重症患者旁,与病毒战斗到底。 重任 对赵建平来说,他的战疫在2019年12月底就打响了。 彼时,同济医院收治了3位发热、肺部感染的病人,胸部CT显示双肺呈弥漫性、浸润性病变,其中夫妻两人先后发病。曾在2003年担任湖北省非典专家组副组长的赵建平感到了患者的不同寻常,要求第一时间上报武汉市硚口区疾控中心,并在各科室排查有无类似患者。结果,共发现12例类似病人,且均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有关。 “情况紧急,必须将患者全部隔离,实行集中管理。”赵建平一声令下,科室立即行动。医院感染管理科现场指导设立隔离区域,护士长组织领取防护用品并进行防护措施的培训,严格按照要求启动标准二级防控,护理人员安排专班守护,清理家属,实行全无陪隔离管理……随后,12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人转至传染病救治医院定点隔离。 然而,病毒传播速度之快让人猝不及防。不久,武汉多家医院均发现疑似病例,湖北省随即组建专家组。同济医院是全国排名前八、华中地区排名第一的综合性医院,赵建平所在的同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又是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临危受命,赵建平责无旁贷出任专家组组长,负责全省不明原因肺炎的诊治工作。 从12个确诊病例上升至过万病例,每日疫情数字的变化都在催促着赵建平快一点、再快一点。1月22日,为了提高诊治效率,赵建平第一时间联系感染科、急诊科专家根据同济医院和武汉市接诊的第一批患者的第一手资料,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快速指南》。 从战疫打响至今,赵建平没有休息过一天,甚至连一个安稳觉都没睡过。他带领同济医院医护人员深扎于一线救治患者,与国家派来的医疗救治专家通力合作,不断从医院层面、国家层面推进诊疗指南和救治方案迭代升级,至今共修订了五版诊疗规范,撑起了防治重症新冠肺炎的第一道防线。 时机 从事呼吸科诊治几十年,赵建平对患有呼吸疾病患者的痛苦感同身受。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份共情感更敲击着他的心。只要能为患者好,他不怕劳累,胆大心细地实践着自己不断改进的治疗方案。 在赵建平的方案中,“时机”是治疗的关键。就拿如何使用激素这一医学界争议较大的问题来说,经过详细的回顾、对比分析,赵建平提出,对于新冠肺炎早期轻症病人,不建议使用激素,对于7-10天后如出现持续高热、明显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或影像学进展明显的患者可加激素。 一次,医院收治了一位70多岁的女性患者,入院时血氧饱和度只有70%多,上了无创呼吸机后,血氧饱和度也只有80%,持续两天,依旧无好转。按照以往的观点,这位患者应使用气管插管进行治疗。 但是,为了避免后续的并发症,赵建平一直守护在患者身边,慢慢地调试,加上药物、激素的使用,到第四天,血氧饱和度达到了90%-95%,到第七天,患者的血氧达到了98%,脱离了危险。 一例例鲜活的转危为安病例给赵建平带来了莫大的信心。“越是难的病例越是要用心。”赵建平说,“在担任全省专家组组长前,我首先是一位医生。” 治疗过程中,赵建平还提出,对于血氧饱和度不好的患者,用好无创呼吸机,配合小心调试药物,比直接气管插管更好,能有效地避免一系列的并发症,提高救治率。 疫情防控期间,赵建平不放过身边任何一个疑难重症,积极实施自己的治疗方案,以病人更好的恢复、更好的生活质量为宗旨,在临床上悉心探索、照料,帮助一位位患者度过最危险的时期。 叮嘱 1月29日,全国首例高龄新冠病毒肺炎感染患者经治疗顺利出院,这名78岁高龄患者正是由赵建平团队诊治的。 患者从1月初左右出现感染迹象到治愈出院,前后历经25天。期间,出现了呼吸困难、严重低氧血症等危重症状,还上了呼吸机。 “与病毒做抗争,心态很重要。”在总结自己战胜病毒的过程时,患者如是说。但是,患者不知道的是,为了让他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赵建平顶着巨大压力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从医学术语上来说,当时他肺部的片子显示两个肺都白了,情况非常危重。但是,看他感觉挺好,我们决定暂时不告诉他实际情况,只说通过治疗慢慢会好的。”没想到,帮患者消除担心,反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疫情防控期间,除了对患者的百分之百用心,赵建平说得最多的是叮嘱的话。他说,无论是否工作状态,无论是不是在病房或是其他环境,口罩一定要戴上;他说,与患者接触最多、感染风险最大的是医护人员,再加上全国范围内的医护队驰援湖北,医护人员的防控更显重要。 作为湖北省新冠肺炎接诊第一人、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专家组组长,他从不放过任何叮嘱的机会。对自己的科室,他千叮万嘱;去会诊、去其他医院、去任何场所,他首先要强调的也是安全防护;面对前来驰援的医疗队,除了感谢,他依旧是不断叮嘱…… 除了叮嘱,赵建平还是位能讲真话也肯讲真话的医生。从新冠肺炎“无症状也能人传人”到“鼻咽拭子核酸检测的阳性率大概在30%-40%,检测呈阴性不能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赵建平都是提出这些观点的专家之一。 然而,对于赵建平来说,4月并不是庆祝疫情防控胜利的时刻。目前,同济医院收治的170位患者中,重症病人仍达108位。救治时间的增长,让重症患者的恢复和治愈变得更加艰难。 4月8日武汉解封时,赵建平仍奋战在治疗重症患者的第一线。他要与病毒战斗到底,直到所有重症病例回归至零。 每天穿梭于专家组会议、会诊、隔离病房间,赵建平和过去3个月的每一天一样,不敢放松分毫。他说:“越是难的病例越是要用心。在担任全省专家组组长前,我首先是一位医生。”4月4日上午10时整,湖北武汉江汉关大楼的钟声准时敲响,行驶在武汉长江大桥上的车辆全部停车鸣笛,防空警报响彻黄鹤楼、长江码头、汉口街角……3分钟默哀,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的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深切哀悼。此刻,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专家组组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赵建平也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微微低下了头。当日,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疫情显示,湖北重症病例303例,其中武汉300例。与最高峰的万例相比,这一数字已经一降再降。然而,千方百计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仍是当前阶段性战疫的关键。对此,赵建平不敢放松分毫,继续穿梭于专家组会议、会诊、隔离病房间,和过去3个月的每一天一样。当下,驰援湖北的医疗队陆续回家,赵建平和武汉的医务工作者们慎终如始地坚守在重症患者旁,与病毒战斗到底。重任对赵建平来说,他的战疫在2019年12月底就打响了。彼时,同济医院收治了3位发热、肺部感染的病人,胸部CT显示双肺呈弥漫性、浸润性病变,其中夫妻两人先后发病。曾在2003年担任湖北省非典专家组副组长的赵建平感到了患者的不同寻常,要求第一时间上报武汉市硚口区疾控中心,并在各科室排查有无类似患者。结果,共发现12例类似病人,且均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有关。“情况紧急,必须将患者全部隔离,实行集中管理。”赵建平一声令下,科室立即行动。医院感染管理科现场指导设立隔离区域,护士长组织领取防护用品并进行防护措施的培训,严格按照要求启动标准二级防控,护理人员安排专班守护,清理家属,实行全无陪隔离管理……随后,12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人转至传染病救治医院定点隔离。然而,病毒传播速度之快让人猝不及防。不久,武汉多家医院均发现疑似病例,湖北省随即组建专家组。同济医院是全国排名前八、华中地区排名第一的综合性医院,赵建平所在的同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又是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临危受命,赵建平责无旁贷出任专家组组长,负责全省不明原因肺炎的诊治工作。从12个确诊病例上升至过万病例,每日疫情数字的变化都在催促着赵建平快一点、再快一点。1月22日,为了提高诊治效率,赵建平第一时间联系感染科、急诊科专家根据同济医院和武汉市接诊的第一批患者的第一手资料,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快速指南》。从战疫打响至今,赵建平没有休息过一天,甚至连一个安稳觉都没睡过。他带领同济医院医护人员深扎于一线救治患者,与国家派来的医疗救治专家通力合作,不断从医院层面、国家层面推进诊疗指南和救治方案迭代升级,至今共修订了五版诊疗规范,撑起了防治重症新冠肺炎的第一道防线。时机从事呼吸科诊治几十年,赵建平对患有呼吸疾病患者的痛苦感同身受。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份共情感更敲击着他的心。只要能为患者好,他不怕劳累,胆大心细地实践着自己不断改进的治疗方案。在赵建平的方案中,“时机”是治疗的关键。就拿如何使用激素这一医学界争议较大的问题来说,经过详细的回顾、对比分析,赵建平提出,对于新冠肺炎早期轻症病人,不建议使用激素,对于7-10天后如出现持续高热、明显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或影像学进展明显的患者可加激素。一次,医院收治了一位70多岁的女性患者,入院时血氧饱和度只有70%多,上了无创呼吸机后,血氧饱和度也只有80%,持续两天,依旧无好转。按照以往的观点,这位患者应使用气管插管进行治疗。但是,为了避免后续的并发症,赵建平一直守护在患者身边,慢慢地调试,加上药物、激素的使用,到第四天,血氧饱和度达到了90%-95%,到第七天,患者的血氧达到了98%,脱离了危险。一例例鲜活的转危为安病例给赵建平带来了莫大的信心。“越是难的病例越是要用心。”赵建平说,“在担任全省专家组组长前,我首先是一位医生。”治疗过程中,赵建平还提出,对于血氧饱和度不好的患者,用好无创呼吸机,配合小心调试药物,比直接气管插管更好,能有效地避免一系列的并发症,提高救治率。疫情防控期间,赵建平不放过身边任何一个疑难重症,积极实施自己的治疗方案,以病人更好的恢复、更好的生活质量为宗旨,在临床上悉心探索、照料,帮助一位位患者度过最危险的时期。叮嘱1月29日,全国首例高龄新冠病毒肺炎感染患者经治疗顺利出院,这名78岁高龄患者正是由赵建平团队诊治的。患者从1月初左右出现感染迹象到治愈出院,前后历经25天。期间,出现了呼吸困难、严重低氧血症等危重症状,还上了呼吸机。“与病毒做抗争,心态很重要。”在总结自己战胜病毒的过程时,患者如是说。但是,患者不知道的是,为了让他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赵建平顶着巨大压力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从医学术语上来说,当时他肺部的片子显示两个肺都白了,情况非常危重。但是,看他感觉挺好,我们决定暂时不告诉他实际情况,只说通过治疗慢慢会好的。”没想到,帮患者消除担心,反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疫情防控期间,除了对患者的百分之百用心,赵建平说得最多的是叮嘱的话。他说,无论是否工作状态,无论是不是在病房或是其他环境,口罩一定要戴上;他说,与患者接触最多、感染风险最大的是医护人员,再加上全国范围内的医护队驰援湖北,医护人员的防控更显重要。作为湖北省新冠肺炎接诊第一人、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专家组组长,他从不放过任何叮嘱的机会。对自己的科室,他千叮万嘱;去会诊、去其他医院、去任何场所,他首先要强调的也是安全防护;面对前来驰援的医疗队,除了感谢,他依旧是不断叮嘱……除了叮嘱,赵建平还是位能讲真话也肯讲真话的医生。从新冠肺炎“无症状也能人传人”到“鼻咽拭子核酸检测的阳性率大概在30%-40%,检测呈阴性不能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赵建平都是提出这些观点的专家之一。然而,对于赵建平来说,4月并不是庆祝疫情防控胜利的时刻。目前,同济医院收治的170位患者中,重症病人仍达108位。救治时间的增长,让重症患者的恢复和治愈变得更加艰难。4月8日武汉解封时,赵建平仍奋战在治疗重症患者的第一线。他要与病毒战斗到底,直到所有重症病例回归至零。

文章来源:中华危重症医学 网址: http://zhwzzyx.400nongye.com/lunwen/itemid-15098.shtml


上一篇: 致敬英雄的“白衣战士”
下一篇: 中医学论文_乳腺癌痰瘀互结的病理、病机及治疗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